• 外企:对长期稳定在华发展充满信心!发布时间:2024-03-21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一场始自春天的总动员。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多项举措,让这个春天更显生机。长期以来,全国两会都是在华外资企业观察中国经济走势、感受中国开放脉搏的重要窗口。透过今年的这扇“窗”,受访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看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看到了吸引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变”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看好中国市场,信心满怀#“今年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等提出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外商投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外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合作机遇和增长潜力。”江森自控副总裁兼亚太区暖通空调与冷冻业务总经理徐申娟笑言,“我们对于长期稳定在华发展充满信心!”徐申娟表示,江森自控在中国市场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尽管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市场依然是江森自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去年年底,江森自控与中国本土磁悬浮高速旋转机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飞旋科技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此次合作不仅是江森自控深化在华投资的新动作,也彰显了江森自控持续服务本土市场、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徐申娟如是说道。看好中国巨大市场与蓬勃机遇的外企不胜枚举。“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的突出优势。以新能源发展为例,中国走在全球最前列。”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施耐德电气进入中国市场37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一路相随,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也积极把握了中国扩大开放和绿色发展的机遇。“银蕨农场1997年就进入中国市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是我们至关重要的市场。”银蕨农场中国区总经理陆胜晔表示,近年来银蕨农场紧随中国市场脉动,在华发展步履不停:2018年,公司参展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于当年年底宣布在上海成立中国全资子公司,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2020年,开通线上线下零售渠道,推出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零售包装产品……“未来我们还计划进驻即时零售渠道,以更快的配送速度满足中国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饮食需求。”陆胜晔说道。万千外资企业对中国的坚定之选汇合成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规模处于历史第三高位。今年1月份,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长7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7.1亿元,环比增长20.4%……数据见证着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越来越强。#深耕中国热土,决心不变#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推动“外资24条”各项举措加快落地见效,解决外籍来华人员遭遇的移动支付问题,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近期,中国实施一系列拥抱外资的务实之举,进一步坚定了各国企业安心放心在华发展的意志。“未来尽管我们仍然面临多元化的挑战,但在中国持续促进消费复苏等系列政策的助推以及本土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相信中国市场将继续释放潜力,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陆胜晔表示,银蕨农场与中国市场分享高品质草饲红肉产品的初衷不改,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变。“2023年,施耐德电气全新数字化和自动化‘零碳工厂’三期工程于上海落成,全新一代空气断路器系列产品也于年底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同时,施耐德电气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落成,如今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提供绿色低碳、智能化的电气产品。”任婧表示,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加大对中国市场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产业加速绿色和低碳转型。目前,江森自控在中国销售的暖通空调和制冷产品100%在本地生产,超过96%的工程研发能力在中国本土实现。“未来,江森自控将践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紧抓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广泛联动产业伙伴,以更创新的产品、服务以及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多个不同垂直行业的应用,深入智慧城市的诸多场景,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助力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智慧建筑和城市的绿色转型。”徐申娟说道。2月27日,上海市第38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颁证暨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其中,安德普翰位于上海的北亚区总部获得上海市政府认证。“这是安德普翰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安德普翰北亚区总经理马莉表示,“以上海为引擎,我们将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整合资源,提供更好的跨市场解决方案,在帮助外资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来源:国际商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中欧班列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发布时间:2024-03-20

    中欧班列以快速、稳定、可靠的优势,为中欧庞大的货物贸易保驾护航,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 近期,在地缘风险频发的背景下,中欧班列需求激增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起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在动荡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 中欧班列以快速、稳定、可靠的优势,为中欧庞大的货物贸易保驾护航,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928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截至今年2月底,中欧班列国内出发城市达120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中欧班列提前订满”“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暴涨”等内容频频见诸国际媒体,凸显中欧班列畅通中欧及沿线国家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器”作用。 中欧班列有效提升亚欧大陆铁路联通水平和海铁、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开辟了亚欧大陆供应链的新通道。提高沿线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持续完善国际运输规则……中欧班列不断提升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邮政专列以及“班列+园区”“班列+口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认为,中欧班列以一种崭新互补的方式融合了欧中双方需求,其重要价值之一就是激发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潜能。 中欧班列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货源地不断扩大,高新科技产品增多,中欧班列正从简单的“通道经济”向“附加值经济”转变,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带动沿途市场共同受益。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了每个国家为了本国利益都应该去做的事:建立尽可能多的供应通道。这既可以对冲不可预见的供应中断,又可以增强本国的联通性和影响力。” 中欧班列日夜兼程,体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效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加速了要素资源跨国流动。数据显示,国与欧洲25个通达国家的进出口值从2013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42万亿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往来更加便捷。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再次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中方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将给各国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 中欧班列通达亚欧大陆,日益成为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之路”、造福世界的“繁荣之路”。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24-03-19

    近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意见》以技术和应用创新为驱动,从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提高农村电商产业化发展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电商促销活动、巩固拓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成效等6个方面着手,提出14条具体政策举措,着力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意见》还从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配套支持、创新监管方式等3方面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狠抓贯彻落实,推动各地建设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打造农村电商“领跑县”,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意见》详情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党委网信办、财政、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主管部门,邮政管理部门,团委,供销合作社: 发展农村电商,是创新商业模式、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技术和应用创新为驱动,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规划引导,提高数字治理能力,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激发农村电商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东中西差异和人口、区位等因素出发,立足产业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农村电商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打造上下游协同的农村电商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拓展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形成“建管用”结合的农村电商新模式,做好农村电商与数字乡村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等工作的衔接,充分整合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建立农村电商典型示范推广机制,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引领带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强结对帮扶,实现市场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工作目标。 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电商对农村产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培育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打造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直播电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电商就业创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度增速高于同期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农村网商(店)数稳步增长,农村数字消费实现提质升级,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四)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 升级改造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产业园区),增强直播电商服务功能。吸引直播电商平台、专业服务机构等入驻,完善选品展示、内容制作、数据分析、直播场景等设施设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电商实训、品牌培育、代运营等“一站式”服务。联合企业、院校加强直播团队孵化,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直播电商基地。 (五)培育农村数字消费场景。 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技术,对具备条件的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多种消费场景,开展网订店取、生鲜直送等服务,丰富居民消费体验。推动数字赋能供应链下沉,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和家具家装下乡,促进大宗商品更新换代。鼓励市集、街区、商家开展导购直播,推介特色店铺、商品和服务。 (六)拓展农村数字便民服务。 引导电商平台、快递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门店升级、品牌合作等方式,改造升级农村便利店、小超市等,拓展涉农信息服务、客货运服务、移动缴费、快递收发、小修小补等功能,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便民服务水平。鼓励将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升级为供应链中转仓、直播电商场所、前置仓等,充分盘活现有设施设备,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上行。 三、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七)提高农村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 推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乡镇快递网点数字化改造,完善智慧仓储、自动分拣、射频识别、新能源配送车等设施,提升村级配送效率。支持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各流通主体融合发展的位置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引导农村电商服务站、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站点共建、服务共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站点建设,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鼓励在有条件的村布放智能快件箱(信包箱)。 (八)提高农村物流配送集约化水平。 支持邮政、供销社、电商、快递、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开展市场化合作,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农药除外)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统仓共配。集约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实现乡镇有“集配中心”、村有“共配商店”,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广成功路径和模式,逐步提高中西部农村地区共同配送率。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物流,充分调动社会运力资源。支持发展“电商+产地仓+寄递物流”,形成集货、加工、配送、网销等统一供应链条,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 (九)推动农村商贸物流创新发展。 发挥县域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自建物流优势,面向电商平台和中小商户,提供家电、建材、农资、农产品等第三方配送。推广标准托盘、周转箱(筐)、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和可循环包装技术,实现县域商贸物流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电商平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具备条件的县城发展即时零售,对接当地商超、便利店,精准匹配周边订单需求,提供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务。 四、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 (十)培育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企业。 引导农村批发企业、运营服务商、产地经纪人等向生产、零售环节延伸,实现由商品批发、中介向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转变。鼓励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类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提供在线订餐订房、团购、亲子、养老等服务,推动县域生活服务业专业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引导农资经销商创新营销与服务模式,推动传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 (十一)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对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的电商技能培训,引入外部师资支持,定期到乡村指导和教学,强化培训、实习、创业就业衔接。实施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鼓励各地制定农村直播电商人才支持政策,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至少编制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电商培训教材,免费向社会公开。 五、提高农村电商产业化发展水平 (十二)延长农村电商产业链条。 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指导生产主体推广土壤改良、科学施肥、标准化种养和生产过程管控等操作规范,加强销售数据反馈,帮助生产主体改进生产决策、调整产品结构,提供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品质,按照规定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并主动在网络交易平台展示。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发展“电商+休闲农业”“电商+乡村旅游”等,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价值。 (十三)培育农村电商特色品牌。 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作用,为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网商、服务商提供品牌、商标注册服务。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的当地特色农产品,引入专业团队,量身打造农村电商品牌营销方案,完善产品设计、视频拍摄、文案策划等配套服务,讲好产品故事,提高产品美誉度和市场知名度。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电商促销活动 (十四)创新农村电商应用场景。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场景,将电商与农产品采摘采收、土特展销、农历赶集、乡村美食节等活动相结合,加载优秀传统文化、乡情民俗等元素,丰富场景内容,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整合商业街区、民宿、景区等商旅资源,推出特色消费活动,营造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农村电商消费氛围。 (十五)举办农村直播电商赛事和促销活动。 鼓励各地联合直播平台、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开展直播大赛等赛事活动,挖掘直播电商人才,提升主播的专业水平和带货能力。开展品牌自播、村播、厂播等特色直播。推动“直播+”融合发展,引导农村住宿、餐饮、旅游以及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商业网点等开展直播业务,发展“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模式。 七、巩固拓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成效 (十六)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巩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成果,加强资金和项目后续管理,建立管用结合的长效机制。对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明确资产权属和使用、管护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管理制度,妥善整合、处置和盘活固定资产。 (十七)做好市场化运营转化落地。 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统筹衔接,用好现有资源,从“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引入邮政、客货运、供销社以及有实力的电商、物流、快递、商贸流通等企业,统筹推进项目后续运营管理,整合资源,强化数字赋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示范项目向常态化工作转化落地。 八、工作保障机制 (十八)加强统筹协调。 各地主管部门要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任务,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省级主管部门作为第一责任主体,抓好政策协调、组织动员、指导培训、督促落实等工作。发挥数字乡村发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多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加强政策统筹,研究重要事项,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现场观摩、工作片会、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优秀实践。 (十九)加强配套支持。 省级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编制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数字乡村建设规划、现代流通规划等有机衔接,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网络布局、配套设施和服务等。统筹用好现有政策措施,加强对土地、人才等方面扶持,落实好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创新监管方式。 坚持包容审慎原则,通过业务培训、信息推送、分发手册、随机检查等方式,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直播电商平台、主播等主体的规范经营引导。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倡导行业主体诚信经营,畅通各类投诉举报渠道。 商务部 中央网信办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 共青团中央供销合作总社2024年3月5日来源:电商会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人民日报:生活有快递,真便利发布时间:2024-03-18

    下单天南地北的商品,随时查看物流动态,坐等送货上门,足不出户的购物体验让人舒心;快递车走街串巷,快递员手捧纸箱,可见可感的消费活力和民生福祉给人信心。快递这道熟悉的风景,仍时常让我们由衷感慨:家家有快递,生活真便利!日常“小确幸”的背后,是快递业快马加鞭的发展势头。今年前两个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约23.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3.5%。亮眼数据,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快递业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近年来,快递业持续探索新业态、应用新技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身体不适急用药,怎么办?“即时物流”蓬勃兴起,小时级配送服务已从餐饮扩展到各类商品。取送物件、代买跑腿等个性化需求,如今也“都不是事儿”。在智慧物流园和无人仓库,有智能系统和机器人对包裹进行安检、分拣,准确高效的作业进一步缩短了快递的在途时间。快递“跑得快”又“跑得好”,给了城乡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快递业既探索新业态,也开拓新天地。一边是“快递进村”,每天有上亿件包裹在我国农村地区进出流动,电商、物流产业链深深扎根广袤乡村,充分助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一边是“快递出海”,中国快递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建设海外物流仓、物流网,签署合作协议,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务实的努力,促进了国际贸易,让各类“中国制造”走进外国消费者家庭,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和供应链的完善,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国快递业的高效与便捷。共享、共赢,中国快递业做出了成绩,也收获了友谊。小包裹,大作为。快递业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供给端,一头连着消费端,有力承载着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我们期待,快递业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使国内国际双循环更为畅通,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我们相信,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快递业,会给生活带来满满的快乐、稳稳的幸福。来源:《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8日 13 版)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最新发布!超千亿元!发布时间:2024-03-16

    3月15日,记者从义乌海关获悉,2024年1至2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1166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出口1027.7亿元,增长41.0%;进口138.3亿元,增长119.9%。 中午时分,位于义乌城北路的尼泊尔餐厅“铌萨迩”门庭若市。熙攘人群中,不时传来汉语、英语、阿拉伯语,混合着诱人的异域美食香气。这里距义乌国际商贸城仅1公里,在市场采购的众多外商,经常来这里用餐。“最近每天都有100多人次外商就餐,七成都是新顾客。”餐厅负责人毕萨表示。 数据显示:义乌国际商贸城自今年开市以来,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其中外商明显增多。 义乌宏盛玩具厂负责人孙丽娟表示,义乌市场开市后,沙特、南美的客户就陆续回来下单,同比订单量增加了20%。为了迎接这波订单潮,防止交货时间出现延误,工厂已经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新闻多一点>>> 从出口商品看,劳密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快。1-2月,劳密产品出口421.9亿元,同比增长51.8%,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41.0%。其中,塑料制品出口115.3亿元,同比增长57.1%。 从进口商品看,进口消费品占比过半。1-2月,义乌市进口消费品72.9亿元,同比增长73.0%,占全市进口总值的52.7%;其中,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14.3亿元,同比增长78.9%。进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1.5亿元,同比增长548.5%。 从贸易模式看,市场采购出口贡献突出。1-2月,义乌市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840.6亿元,同比增长48.7%,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1.8%,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为92.2%;通过一般贸易进出口242.7亿元,同比增长22.5%。 从进出口目的地看,主要贸易市场实现较快增长。1-2月,义乌对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进出口218.8亿元、186.2亿元、1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0%、68.2%、54.1%。对印度、沙特阿拉伯分别进出口69.2亿元、3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5%、52.6%。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759.3亿元,同比增长56.6%,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5.1%,拉动义乌市进出口增长34.7个百分点。来源:义乌发布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时间:2024-03-16

    经测算,2024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29.6,同比提升26.7%。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分别为407.1、459.3、210.1,同比分别增长29.8%、39.4%、7.1%。发展趋势指数为66。1-2月,快递业实现良好开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服务场景日益丰富,节日运行安全有序,发展能力稳步增强。 1-2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407.1,同比提升29.8%。从分项指标来看,预计1-2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约为23.7%,业务收入同比增速约为13.5%。1-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行业呈V型运行态势,假期经济淡旺季特点非常突出。其中1月份,年货消费活跃,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业务量147亿件,日均业务量超4.7亿件。春节假期(2月10日至17日)完成快递业务量10.79亿件,日均业务量较2023年春节假期增长145.2%。春节后市场规模快速扩增,行业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日均业务量约4亿件。 1-2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459.3,同比提升39.4%。从分项指标来看,消费者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预计为83.7分,同比提高2.2分。重点地区72小时准时率预计为73.3%。快递有效申诉率明显下降。快递企业积极保障春节假期旅游相关寄递服务,深入旅游景点,开展驻点揽收,在车站、机场、热门商店等场所设置全天候服务站点、寄件柜,实现物品寄递远程下单、即放即走,帮助游客轻松出行,便利用户返乡探亲。 1-2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10.1,同比提升7.1%。1-2月,行业聚焦航空、冷链、跨境等重点领域,畅通国内国际寄递渠道。一是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海南航空物流枢纽基地、华南航空枢纽中心、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等项目加快建设,花湖机场获批智慧口岸试点,航空地面转运能力进一步增强。黄冈临空智慧物流园(冷运中心)一期、汝阳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等加快建设,华北冷链中心升级,行业冷链转运与干线处理能力有所提升。二是跨境运输网络持续加密。企业自有航空公司开通“鄂州=拉合尔(巴基斯坦)”“温州=河内(越南)”“深圳=克拉克(菲律宾)”等国际航线,有力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地区贸易往来。与国际货运班列公司合作开行中俄跨境专列,开展“端到端、门到门”全链路跨境物流服务,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国际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快递企业探索开展超大、超重型材料、设备跨境运输,为国内制造企业出海建厂提供专业保障。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开通中韩超大件寄递专线,助力家具、家电等商家开拓韩国市场,丰富跨境电商销售品类。 1-2月,发展趋势指数为66。今年以来,行业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预计3月行业仍将实现稳步增长。来源:国家邮政局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客服电话:
0579-85891888
传真:
0579-85297855
邮箱:
web@ecfair.cn
版权所有:
义乌直播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博览会
备案号:
浙ICP备20002855号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78202001668号
公司:
义乌市翔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义乌市工人北路689号外贸商务大厦6楼
在线咨询 展会咨询QQ
604026680
参观咨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购商微信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