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当前位置:直播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博览会 > 搜索中心
NEWS
搜索中心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跨关区退货政策解读发布时间:2025-05-10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部署,海关总署于2024年12月1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明确在北京、天津、大连、杭州等20个直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试点,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什么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是指中国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自境外购买商品,并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或“直购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运递进境的消费行为。 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是指我国出口企业通过互联网向境外零售商品,主要以邮寄、快递等形式送达的经营行为,即跨境电商企业对消费者出口。跨境电商零售商品出口时,跨境电商企业或其代理人应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方式办理报关手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零售商品出口,可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统计”方式办理报关手续。 什么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跨关区退货?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消费者退货后,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向原申报地海关以外的海关进行退货申报,并将退货商品运抵退货申报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模式。 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中,因品质规格、滞销或消费者退货等原因,跨境电商企业将出口商品从原出口申报海关以外的海关申报进境,适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模式。退货商品的要求和时限退货企业可以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申报清单》(以下简称《申报清单》)内全部或部分商品申请退货。 进口退货时限: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境内代理人或其委托的报关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开展退货业务。退货企业在《申报清单》放行之日起30日内申请退货,并且在《申报清单》放行之日起45日内将退货商品运抵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出口退货时限:因品质或规格原因退货,跨境电商出口退货商品应在出口放行之日起1年内退运进境。因“滞销”或“退货”原因退货,商品应自出口放行之日起6个月内申请退运。 办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的注意事项(一)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境内代理人或其委托的报关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开展退货业务。跨境电商企业及其境内代理人应保证退货商品为原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二)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70号《关于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的公告》的规定,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模式下,退货企业可以采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以下简称“退货中心仓模式”)开展退货业务。 在退货中心仓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境内代理人或其委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仓储企业可申请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退货专用存储地点,将退货商品的接收、分拣等流程在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 (三)退货中心仓企业的海关信用等级不得为失信企业。(四)退货中心仓企业开展退货业务时,应划定专门区位,配备与海关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使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WMS)对退货中心仓内商品的分拣、理货等作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并按照海关规定的方式与海关信息化监管系统联网,向海关报送能够满足监管要求的相关数据,接受海关监管。 办理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货的注意事项(一)申请退货的企业应当已在海关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建立退货商品流程监控体系,应保证退货商品为原出口商品,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企业应当凭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出口货物已补税/未退税证明》,申请办理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退还出口关税手续。 (三)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运商品,若出于“滞销”原因需在退货单备注栏首位填写“ZXTY”;若出于“退货”原因需在退货单备注栏首位填写“THTY”。另外,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退货的,需在退货单备注栏首位填写“PGTY”。 (四)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业务的企业应规范经营,具备企业生产作业系统数据并向海关开放或与海关信息化系统对接。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金融监管总局:督促机构做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发布时间:2025-05-0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强化金融纾困。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二是加力稳定出口。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督促机构做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专属保险,引导银行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三是助力扩大内销。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多措并举支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为外贸企业拓销路打开空间,助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来源:国新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五一”假期全国快递业务量创同期新高发布时间:2025-05-08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投快递包裹超48亿件,同比增长超两成,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平稳发展态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五一”期间,全国文旅市场热度攀升,邮政快递业加速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在湖北武汉,保成路夜市延长营业,快递夜间揽件量大幅增长;在四川成都,大熊猫基地快递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熊猫玩偶通过快递寄往世界各地;在辽宁大连,快递服务网点进驻机场,旅客们在候机楼即可享受“购物+快递”一站式服务,出行更轻松。假日期间,全国数百万快递员坚守岗位,也成为这个假日里最美的风景之一。“五一”期间,邮政快递业持续深耕县域,与当地特色产业共生共荣。在广东四会,“快递+制造”助力玉石产业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在浙江常山,一辆辆快递车穿越山间,将胡柚、猴头菇等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在河北定州,体育用品销售热潮下,快递企业紧抓机遇,为当地体育用品生产销售提供全链条服务。此外,行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在海南,全生物降解包装袋在快件揽收环节大量应用,环保理念与时尚新消费相结合;在杭州,标准化循环箱在商业、政务等使用场景试点应用,不但减少了包装破损,还降低了资源消耗。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在国家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背景下,邮政快递业持续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等多业态融合,支持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以行业高质量供给创造了更多的有效需求,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源:国家邮政局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发布时间:2025-05-07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分领域看,在消费品领域,一季度,我国进口的72%的箱包、51.7%的乘用车、42.2%的化妆品来自欧盟,我国对欧盟出口电子电器、服装及衣着附件、日化用品同比分别增长7.7%、3%、16.1%。在高技术领域,一季度,我国自欧盟进口高端装备640亿元,同比增长30.4%,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32.9%,我国对欧盟出口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分别增长81.9%、11.7%。在农业领域,一季度,我国从欧盟进口啤酒、猪肉同比分别增长25.7%、17.5%,我国对欧盟出口水产品、干鲜瓜果分别增长34.4%、10.8%。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中国和欧盟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的三分之一,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世贸组织的坚定维护者和支持者,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中欧双方密切沟通、携手合作,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这将为双方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王令浚说。来源:人民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中国电商平台强势登陆欧美市场 "中国制造"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发布时间:2025-05-06
近期,中国电商平台在欧美市场表现亮眼。据彭博社报道,淘宝、希音、敦煌网等平台已跻身美国应用商店下载量前列。这一现象背后,既反映了美国高关税政策下的消费市场变化,也展现了中国供应链的强大竞争力。 社交媒体助推中国电商出海中国供应商通过社交平台展示优质产品,相关视频获得数十万浏览量。美国消费者考特尼·弗格森表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可靠,直接从中国购买能避开高价中间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这些视频让美国消费者能够直接比较价格,看清供应链利润结构。数据印证市场趋势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电商平台强势占据美国App Store购物应用下载榜前列。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原本面向企业客户的平台也获得普通消费者青睐。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出现"淘宝热",相关搜索量激增。商家积极应对国际流量淘宝商家"神狼大码"创始人陈巧智表示,近期店铺海外流量暴涨,每天收到大量英文咨询。不少商家紧急培训英语客服,甚至挂出中英文欢迎公告。义乌外贸服务商刘子畅指出,美国消费者通过私信寻求代购,显示出对中国电商平台的强烈兴趣。专家解析深层原因北京社科院王鹏副研究员分析:中国制造在质量、价格和供应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电商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提升竞争力;全球通胀背景下,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更具吸引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给予大力支持:2023年11月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措施,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2025年3月提出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美国中小企业受关税冲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高关税导致美国中小企业成本飙升,部分面临倒闭。企业表示,美国制造业生态短期内难以重建。未来展望随着5月2日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取消,市场将面临新挑战。专家认为,中国电商企业将通过优化供应链、拓展新市场等方式应对,有望在全球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支持跨境电商这一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来源:环球网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美国正式终止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发布时间:2025-05-05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了对来自中国的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这一举措对美国本地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主造成了连锁影响。由于关税的增加,部分电商平台上一些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部分产品的涨幅甚至超过了一倍。同时,由于包裹需要经过更复杂的海关流程,涉及申报和纳税,导致发货时间延长,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此普遍表示不满。据《华尔街日报》5月2日报道,仅在2024财年,就约有13.6亿件包裹以这一方式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据路透社消息,相关举措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部分电商平台因形势所迫,不得不对自身物流体系进行重组,同时提高了商品的售价。为有效规避高关税带来的直接冲击,这些电商平台还加快了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的进程。不仅如此,一些外国品牌鉴于当前状况,已经停止向美国发货。而对于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它们甚至做出了退出美国市场的艰难抉择。 美国的相关专家分析指出,特定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其中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低收入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依赖价格亲民的跨境电商商品,诸如衣服、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小型电子设备等,而这些商品的价格和供应情况与他们的生活成本息息相关。专家进一步阐释道,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这一举措,表面上看似是展现出对中国强硬的姿态,但从本质上来说,实则是在变相地向美国消费者增税。专家强调:“这一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是商品价格变得更高,物流配送速度变得更慢,美国消费者正在实实在在地为这项政策付出代价。”据美国消费者研究所4月发布的报告估算,该政策可能令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高达470亿美元,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低收入群体。同时,这一政策还将给美国海关系统带来严重压力,可能导致清关时间延误。而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份估算认为,若美国政府想要对所有小额包裹逐一清关征税,至少需要新增数十亿美元的预算来扩建系统和增加人手,否则将面临全国性的口岸积压风险。来源:电商会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查看详细